纪文波
《陕西青年榜样》栏目主持人|秦英汇主编
网站首页 个人动态 纪文波说 合作资源 推荐阅读
 
 
 
  纪文波
纪文波
个人简介
《陕西青年榜样》栏目主持人
秦英汇主编
大秦印社、高建群艺术院主理人
陕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秘书长
第12届陕西省青联委员
陕西省青年新媒体协会理事
西安市知联会新媒体分会副会长
雁塔区互联网协会副会长
碑林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碑林区茶文化协会秘书长
碑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
3618云智库会员

服务项目
企业新闻稿撰写
照片、视频采编
企事业稿件国内、国外媒体发布
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平台建设托管
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
企业宣传公关内训
提案、调研报告及企业相关文档撰写
申报类文件代理制作
企业、个人百科制作等

咨询标准
纪文波从事企业宣传、互联网商业模式策划与网络营销咨询18年,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以上领域内顾问服务。
1、年度服务
媒体顾问费15万起/年,每月提供一天深入沟通和交流指导,每年提供两场定制培训等。
2、企业内训
订制内容指导培训,5000元起/次
3、个人咨询
800元/小时(不超过2小时)

如有需要,请先将你的需求发送到我的邮箱:laoji_china@126.com
 
 
 
  关注我的微信
 
 
 
  联系我
电话:029-84234562
联系人:纪老师
微信:yuqingfabu
邮箱:laoji_china@126.com
QQ号:420550679
网站:jiwenbo.com
地址:陕西 · 西安
 
 
 
  陕西省新联会官方公众号
 
  陕西青年网官方公众号
 
 
 
网站首页 >> >> 宣传
让文字活跃起来 撰写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
纪文波 - 陕西青年网总编辑|秦英汇主编 / 纪文波 / 2024-06-12 19:43 / 阅读6167次

  一、预设:跳动的思维火花

  采访与社会调查有啥不一样?嗯,也许咱们可以这么看:去采访前,你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了个小小的理论预设或者逻辑小火苗?

  哎呀,说到矿难这种突发事件,记者能有啥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啥逻辑火花呢?说实话,这真的挺难搞的。对于大事报道,记者哪能先有个逻辑判断呢?最多就是一些想法的小碎片,比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啥的。这些想法得靠事实去证实,而更丰富的真相就藏在未来的采访中。找出它们,就是记者的最大使命和挑战!采访完后,这些碎片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逻辑判断和理论啦。当然啦,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理解力和逻辑整理能力。

  但是啊,千万别把采访当成印证某种假设的游戏,那样就没意思了,简直是在亵渎事实。

  不过话又说回来,理论就像捕捉世界的网。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没啥看法,那采访也就没啥价值啦。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哦。换句话说,你对世界的认知会决定你能捕捉到信息的价值。

  至于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这个嘛,得看采访的题材。事实总是比理论更精彩,变化也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没理论或逻辑武装的话,记者就成了吸尘器,抓到啥是啥啦。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在洞口的猫一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说实话啊,这世上根本不存在绝对客观的采访或调查。人们只能慢慢接近真相,但想完全捕捉到,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新闻采访和社会调查还是有两点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时得保持价值中立,就是把那些既定观念、看法、理论都放一边,用清空的心态去迎接事实。特别是在采访过程中,千万别让自己的成见影响到采访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是说没预先的理念或逻辑,而是别让它们在捕捉事实时捣乱,让“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例子吧,采访矿难时,你可不能这么问:“死了这么多人,您觉得矿主是不是很可恶?”

  至于采访需要逻辑循环链,那就得借鉴社会学研究里的逻辑关系啦。毕竟新闻学才百来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都二三百年了。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当然可以拿来用。这个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就拿《新周刊》做过的“同学会”专题来说吧,这种大型报道策划,没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后就是一堆乱糟糟的事实,读者哪能看明白?对于这个专题,我们可是做了好多预设的,比如:

  1. 现在的同学会是不是已经从感情维系变成经济利益甚至政治关系了?

  2. 同学会里有没有阶层分化啊?那些名牌大学的同学会是不是已经成了所谓的“权力精英”了?

  3. 一个人的一生会参加好多同学会,那哪个阶段的同学会最重要呢?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啥不一样?

  这个“同学会”专题是2003年做的,那时候的中国社会跟现在可不一样了。这些预设可能超前了点,或者根本就是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跟中国社会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不管证明还是否证,都是推动我们接近事实的动力。

  深度报道的采访,其实就跟策划一场大戏差不多,得好好谋划设计。这不仅仅是事件报道或专题策划的事,也是媒体竞争和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新闻策划并不会牺牲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说它是门艺术还差不多,说科学就有点过了。事实跟假设,就像狗跟尾巴一样。有时候是狗摇尾巴,有时候是尾巴摇狗。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一边太强或太弱都不行。

  二、捕捉:真相的奇妙旅程

  你说这个世界的真相能不能逼近呢?这让我想到了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原理”。

  按照海森堡的说法,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都会干扰到测量对象,所以得到的结果已经不客观了。那悲观的人可能会说,我们永远都接触不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但乐观的人却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

  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研究了自然世界这一部分,还有更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呢。而我们新闻人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角度看啊,每个社会观都是观察者的心理投射,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那一面。哪个记者不是从自己的视角去采访呢?哪个编辑不是按自己的兴趣去剪辑素材呢?所以,我们写的深度报道,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带着读者一起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

陕ICP备15011396号-20
版权所有 纪文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复制
Copyright © 2025 jiwenb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纪文波,《陕西青年榜样》栏目主持人,秦英汇主编,从事企业宣传、互联网商业模式策划与网络营销咨询15年,擅长企业战略、商业模式、营销策略、品牌传播、新媒体运营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以上领域内咨询服务。
全程策划执行:个人IP网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IP;强大自己、影响世界!